
| 违反测绘资质管理规定会面临何种处罚?哪些行为会导致资质被注销或撤销? | |
| 以下将详细说明处罚的种类、导致资质被注销或撤销的具体行为。 一、 违反规定的处罚种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测绘资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处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行政处罚 这是最常见的处罚形式,由县级以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执行。 警告、责令改正:对轻微违法行为的口头或书面警示,要求限期整改。 罚款:对单位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罚款金额根据情节轻重,从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例如,无证测绘、超越资质等级测绘等行为都会面临高额罚款。 没收违法所得和测绘成果:对于违法从事测绘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和相关成果,将依法予以没收。 降低资质等级或吊销测绘资质证书:这是最严厉的行政处罚之一,意味着单位业务能力被降级或彻底失去从业资格。 责令停业整顿:在一定期限内暂停一切测绘经营活动,进行内部整改。 2. 民事赔偿责任 如果违法行为给他人(如客户、合作伙伴)造成了经济损失,涉事单位需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3. 刑事追责 如果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例如: 泄露在测绘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可能构成故意或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 在测绘活动中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二、 导致资质被“注销”或“撤销”的具体行为 “注销”和“撤销”虽然结果都是失去资质,但其法律性质和触发原因有所不同: (一)资质“注销” 通常指因单位自身情况发生变化,不再具备资质主体资格,由审批机关依法收回并公告其资质证书失效。是一种中性的行政管理行为。 导致注销的主 资质证书有效期满且未申请延续的: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法人依法终止的:如公司破产、解散、被吊销营业执照等。 资质单位主动申请注销的。 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测绘资质的其他情形。 (二)资质“撤销” 指单位在取得资质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或者在后期的经营中存在重大违法行为,审批机关撤销其原本已取得的行政许可。这是一种行政处罚,意味着该资质的取得自始无效。 导致撤销的主要情形包括: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测绘资质的: 提供虚假材料:如伪造人员身份证、学历证书、职称证书、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证明、仪器设备发票等。 “挂靠”人员:使用社保关系不在本单位的“挂靠”人员来满足资质人员要求。 贿赂审批人员。 依法可以撤销测绘资质的其他情形:通常指在后续监管中,发现其当初申请时就存在不符合条件的重大瑕疵。 (三)资质被“吊销” 与“撤销”类似,也是一种严厉的行政处罚,但通常针对的是在取得资质后,从事了极其严重的违法行为。 导致吊销的主要情形包括: 超越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从事测绘活动,情节特别严重的。 以其他测绘单位的名义从事测绘活动(出借资质)。 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的名义从事测绘活动(挂靠、转包)。 测绘成果质量不合格,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且情节特别严重的。 泄露在测绘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或者商业秘密,后果严重的。 总结与风险提示表 行为类别 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法律性质 以欺骗手段取得资质 (如伪造材料、挂靠) 撤销资质 行政处罚,自始无效 取得资质后严重违法 (如超越范围、出卖资质、造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泄密) 吊销资质 行政处罚,剥夺资格 自身条件不再存续 (如公司破产、到期未延续) 注销资质 行政管理程序 不再符合资质条件且逾期不整改 注销相应资质 行政处罚性注销 一般性违规 (如未备案、未汇交成果、年度报告不实) 罚款、警告、责令停业整顿 行政处罚 给测绘单位的核心建议: 诚信申请,杜绝造假:从源头上确保所有申请材料真实、可靠,人员社保唯一且在本单位。 合规经营,严守红线:绝不超越资质范围承揽项目,绝不出借资质,严把成果质量关和保密关。 动态维护,保持条件:确保在资质有效期内,人员、设备、制度等各项条件持续符合标准。 重视时限,履行义务:按时办理延续、变更、年度报告、项目备案、成果汇交等各项法定义务。 | |
| 相关链接: (无) 面向省市区: 全国 面向市区县: 河南省 最后更新: 2025-10-31 15:29:13 | 发 布 者: 河南宽信工程 联系电话: 18638145073 电子邮箱: 浏览次数: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