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我改变了,孩子却还没好转? | |
您是否为了孩子,学习了数不清的课程,看了数不清的直播,努力调整自己的语气、行为,甚至压抑自己所有的情绪,变得小心翼翼,唯唯诺诺?您可能会发现,自己学得越多,反而越焦虑;付出越多,委屈感越强。家庭的氛围变得越来越低气压,您感觉自己快抑郁了,而孩子,依然陷在情绪的漩涡里,休学、躺平、内耗、厌学…… 如果是的话,这篇文章一定要看看~万博老师是资深家庭教育咨询师,拥有17年从业经验,擅长陪伴家庭走出“知道却做不到”的困境。 第一步:看清现实——为什么你的改变,孩子不买账? 万博老师总结了4个核心原因: 1、内在批判声太强:孩子心里可能已内化了一个严厉的父母,即便你现在变温和了,他脑中的批评却未停止。改变是缓慢的,这也说明:早干预,真的更重要。 2、隐藏的期待没放下:我们嘴上说“学不学都行”,可孩子一不写作业,焦虑就挂在脸上。孩子不傻,他能感觉到那些未说出口的期待。 3、家长忽略了自己:长期压抑情绪、小心翼翼,只会积累委屈。低气压的家庭氛围,反而让孩子更压抑、更无力。照顾好自己,才是托举孩子的起点。 4、问题可能不在你这: 青春期探索:一些行为(如短暂洁癖)可能只是成长阶段的试探,不过度干预反而自然消失。 环境压力源:学校竞争、同伴关系、睡眠不足等,都可能成为压倒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孩子不爱学习?可能是这7种感受缺失了: ① 没有自主感(为谁学?) ② 没有成就感(学不会!) ③ 没有愉悦感(没兴趣!) ④ 没有掌控感(搞不定!) ⑤ 没有优越感(比不过!) ⑥ 没有归属感(融不进!) ⑦ 没有意义感(学没用!) 4个方法帮你破局: 1、目标降维:把“考上名校”换成“今天背10个单词” 2、记录过程,不评判结果:每天只问“今天我行动了吗?” 3、主动练习“不完美”:故意留一点小瑕疵,体验“天没塌下来” 4、拥有迭代思维:允许自己从1.0版慢慢升级 核心提醒:内耗的本质是“想太多,做太少”。行动,本身就是最好的解药。 温馨提醒:这两类支持,您可以考虑 1、不要自己硬扛:你看到孩子打游戏,却没看到他是为了逃避社交挫败。 2、如果孩子拒绝学习,家长可以先来:通过学习理解自己哪些话会触发孩子,学会不催不骂地提供支持。有时你一个转变,就能带动全家改变。 | |
| 相关链接: (无) 面向省市区: 湖南省 (湖南广告信息) 面向市区县: 全部 最后更新: 2025-10-27 11:14:54 | 发 布 者: 大盛教育 联系电话: (无) 电子邮箱: (无) 浏览次数: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