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文物博物评正高级职称专著征集作者 | |
【职称文件要求】 (三)业绩成果要求。任现职以来,应具备以下代表性业绩成果之一: 1.独著或作为第①作者正式出版学术专著、译著2部以上。 2.在正式公开发行的本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以上(第yi作者),其中至少2篇须在本专业核心期刊发表。 3.经所在单位组织鉴定,主持完成的已结题(结项)的科研课题(项目)、考古报告、考古简报、技术报告、已实施的展览策划方案、文物修复方案、文物保护规划、文物设计方案、文物安全设计方案、文物征集鉴定评估报告、讲解社教资料等能证明本人学术技术水平的代表性成果4项以上。 【评职称专著】 《博物馆教育功能**文物保护**》征集第①作者 合著出版 国内ISBN书号+CIP数据核字号 新闻出版总署备案 【征集对象】 1.从事文物博物馆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 2.从事文物保护的专业技术人员; 3.从事文物考古的专业技术人员; 4.从事文物利用的专业技术人员。 【内容涉及】 (一)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实现方式 通过展览策划与设计,将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如讲座、工作坊、研学旅行等,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利用数字技术,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拓展博物馆教育的边界和深度。 (二)文物保护的挑战与对策 文物面临着自然侵蚀、人为破坏等多重威胁。 博物馆需采取科学的保护技术和方法,如环境控制、修复技术等,确保文物的安全与完整。 加强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高公众对文物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三)博物馆在文物保护中的角色 博物馆是文物保护的重要阵地,承担着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的职责。 博物馆通过专业的保护团队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文物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保存环境。 博物馆还通过举办文物保护专题展览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文物保护的认识和重视。 (四)教育功能促进文物保护 通过教育活动,使公众了解文物的价值和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公众对文物保护的热情和参与度。 教育活动还能够培养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和技能,为文物保护提供人才支持。 (五)文物保护支撑教育功能 文物是博物馆教育的重要资源,其完整性和真实性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 通过科学的文物保护措施,确保文物的长期保存和可持续利用,为博物馆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 | |
相关链接: (无) 面向省市区: 全国 面向市区县: 全部 最后更新: 2025-04-27 15:21:14 | 发 布 者: 刘编辑 联系电话: (无) 电子邮箱: (无) 浏览次数: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