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泵阀元宇宙寻找温州民营经济“新”活力 | |
“全球首套”“国产替代”“刷新记录”……每次与泵阀行业的企业家聊天时,都会感到眼界大开。他们对于技术创新的执着,就像是刻在骨子里。在不同的细分领域,各家企业凭着拳头产品各领风骚、独占鳌头。 泵阀是温州五大传统产业之一。作为全国产业最集中、规模最庞大的泵阀制造基地,温州拥有企业3900余家,产业总产值超670亿元。 多年的打拼,温州也拼出了两张国家级行业金名片——永嘉的“中国泵阀之乡”和龙湾的“中国阀门城”。 在温州,几乎所有的泵阀企业都已扎根20余年之久。他们有自己的拿手绝活,也有发展的苦恼。在新环境、新市场中,如何“泵阀”新活力?近日,我们走进企业一探究竟。 一项针对温州60多家阀门企业的走访得出一个共性难题:球阀市场订单日渐增多,现在过于依赖人工装配的现状不仅无法提高产量,还难以提升产品质量。然而这个问题随着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团队研发的全球首条球阀全自动智能装配设备线的试产,将得到了解决。 方寸之间,机械手闪转腾挪。只见一个个阀体和阀盖在倍速链的传运下,依次经过18个“小房子”后,28个零配件就完成了自动组装,摇身变成了一台完整的球阀产品。 繁琐复杂的工序,全程无需人工参与,平均组装一台仅需30秒。 以往阀门企业靠人工装配需5分钟左右完成一台球阀成品,人工单班日产仅100台左右。如今,研究院孵化公司温州风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这套智能化装配线,可实现单班8工时生产1000台,年产超100万台的峰值产能。一条装配线可代替10人左右,效率提升7倍以上。 取代人工重复单调的工作,在更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标准的产品,这是全自动智能装配线的优势。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金志江介绍,通过该生产线进行大批量装配,在提高效率、产量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减少人工误差对产品的影响。 而这只是智能化改造的一小部分,随着数字化生产线的逐步成熟,信息技术的加持将让车间变得越来越“聪明”。一个以数据驱动生产流程再造,能“自己干活”的未来工厂,将助力企业生产提质、降本、增效。 浙江青墨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是把这样的魔法变成了产品,并运用到了杭州亚运曾寻求的“燃气安全预警控制”解决实施方案中。 这套全球首创的产品,就像给阀门上装机器人,它们可以代替人去做巡检、检验、预警、控制,给深藏地下的燃气管道来一场24小时的体检,安全地“管”起来。一旦出现有烟头等明火引燃,或是管道遭第三方破坏破损,可第一时间自动控制、保障整个区域的燃气安全。实现“不爆炸、不死人”的目标。 产品的研发投用,不仅将温州的泵阀产品带入亚运场馆,更是给泵阀产业拓市场,蹚出了一条新路径。 当前,我国燃气安全事故频发,国家正下大决心整治。据估算,每年我国急需改造的老旧燃气管道长达数十万公里。这意味着,泵阀产品所能应用的燃气管道市场,是一片大有可为的蓝海。 “这套产品所应用的核心通用技术系统,同时适用于排水污水供水网、油网液网、热网、电网等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大领域。”董事长程维维说,有了技术的加持,泵阀产品的价值不再单一,可实现多次盈利、持续利润。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 泵阀元宇宙 | |
| 相关链接: (无) 面向省市区: 全国 面向市区县: 全部 最后更新: 2023-08-08 16:39:42 | 发 布 者: 张先生 联系电话: (无) 电子邮箱: (无) 浏览次数: 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