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刊汇:思维定势对医学论文摘要汉译英的影响 | |
思维定势,又称惯性思维,是认知主体按照自己固有的知识、经验、观念、方法思考分析问题的模式,表现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作特定方式的加工准备。医刊汇编译发现,中国作者根植于中国文化,在英文写作中通常会受到由此引起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因此,以下对思维定势碰撞在医学论文英文摘要写作中的几种典型表现以及极易被中国作者忽略的几个最具共性的语言问题进行阐述。 一、隐性衔接与显性衔接。衔接是表现语篇内各句群、句群内各句子、句子内各分句及短语等之间关系的连接形式,可分为隐性衔接和显性衔接。隐性衔接,实为意念衔接,是指按照语义或内在的逻辑关系建立起来的语篇联系,被视为汉语的典型特征。汉语作为一种意合性语言,在行文造句中不注重形式的标记和构架的完整,不囿于形,以意驭形,形缺意存,形虚意实,各语言成份之间按照意义或内在的逻辑关系连接起来。 显性衔接,实为形式衔接,是依赖关联词语建立句内和句际关系的方法。所有衔接信息均由显性语码负载,各语项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明显的关联词语以严谨的结构形式标示出来。显性衔接是英语的突出特征之一。在汉译英中,作者常常会忽略汉语中的隐性衔接,进而导致误译,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1.省略性衔接。省略是指省去某些语项后语言形态上出现的空位现象,是汉语隐性衔接的一种最常见形式。省略具有典型的可恢复性,即相关语义信息虽无显性语码标示,却可以在认知过程中全部得到激活和填补。 2.超语言衔接。语义的确定和转达均离不开语言使用的具体环境,即语境。所谓超语言衔接,也称超语言语境衔接,是指对某个语项理解所依赖的语境内涵超出了语言学的界定范围,泛化到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有时,仅凭作为微观语境的前后文并不能确切理解某些语项的真正含义,也难以理清某些语言结构的逻辑关系。这时必须依赖超语言语境的衔接作用,加以判断。 二、描述性题名与结论性题名。根据论文的具体内容、形式和目的,题名从功能上可分为描述性和结论性两个主要类型。描述性题名用于概括论文所报告的研究课题、目的、方法等,即“文章研究了什么”。结论性题名直截了当地阐明研究做出的发现、得出的结果或引出的结论,即“研究发现了什么”。 题名类型的使用习惯,直接反映着东西方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东方人内敛谦和、中庸含蓄,西方人外向自信、坦率直言,无不体现在语言表达中。中国作者青睐于笼统一般性描述、自谦含蓄性表达,惯常于描述性题名,喜欢使用“研究、探讨”等公知性词汇、“作用、影响”等泛化性语言、“浅谈、初探、刍议”等自谦性表达。这些不确定性的字眼和谦辞,大多不转达实际意义,英译时应酌情略去。 西方作者倾向于坦陈直白、具体中肯,普遍喜用结论性题名,直接点明研究结果。撰写英文题名时,无论从西方思维方式还是从吸引读者之目的出发,都应该尽量多用结论性题名,这将有利于提高论文的接受和被引率。有时,即使中文题名偏重描述性,也可以通过略去冗词、点明结果,将其改译成结论性题名。 三、被动语态与主动语态。按照传统的思维框架,被动语态是科技文体的主要特征之一,要求作者在论文写作中尽量使用被动语态,避免主动语态,尤其要严格避免以第一人称作主语的主动句式。受这一观点的影响,不少中国作者在科技论文英文写作中一直摆脱不了使用被动语态的思维定势。然而,随着现代语言的发展,当前科技英语中主动语态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多数语言学家和英文期刊编辑已形成共识,认为主动句较之被动句更具有如下明显优势:一是表达更清楚、更直接、更有力、更生动、更自然;二是句子结构更均衡、更清晰;三是用词更简洁;四是作为研究者“we”的使用使方法和结果更具真实性和可信性。因此,呼吁科技作者尽可能多使用主动语态。 医学论文编译,欢迎咨询医刊汇(www.yksci.com),医刊汇是一站式科研学术服务平台,服务范围涵盖了SCI期刊和中文期刊,可以协助医学工作者编译SCI论文和医学论文,其中主要致力于医学论文投稿、期刊投稿、期刊查询、期刊影响因子查询、期刊论文发表、期刊数据库、论文查重和论文检测等服务。 | |
相关链接: 暂不显示 面向省市区: 全国 面向市区县: 广州 最后更新: 2020-09-09 17:12:42 | 发 布 者: 医刊汇 联系电话: 020-38324696 电子邮箱: 浏览次数: 124 |